略過導航

Monthly Archives: 十二月 2010

兩個版本,第一個是時間距離現在較近的版本,Boz Scaggs聲音有些不同了;第二個版本是一開始的版本,也是他年輕時的版本。

We’re All Alone – Boz Scaggs

Outside the rain begins
And it may never end
So cry no more
On the shore a dream will take us out to sea
Forever more. Forever more

Close your eyes and dream
And you can be with me
Neath the waves
Through the caves of hours
Long forgotten now
We’re all alone. We’re all alone

Close the window. Calm the light
And it will be alright
No need to bother now
Let it out, let it all begin
Learn how to pretend ( my love )

Once a story’s told
It can’t help but grow old
Roses do, lovers too
So cast your seasons to the wind
And hold me dear, Hold me dear

外面下起雨來
看來永遠都不會停
別再哭了
在海邊,夢想將帶我們到海上
永永遠遠,生生世世

閉上眼睛作夢
你就可以與我同在
在波浪下
穿越時辰的洞穴
忘記今朝
我倆都孤獨

關上窗,將燈捻熄
一切將平安無事
無須煩惱
讓情緒開始發洩
學習如何偽裝

故事一旦流傳
無濟於事,徒然讓人老去
玫瑰如此,戀人亦如此
那麼,將季節拋向風中
擁抱我,親愛的

這七天都有看到很多可愛的小孩,相信很多出過國的人都知道外國小孩有多可愛,在這只能提醒各位,看到就馬上把相機拿起來拍!機會可是稍縱一逝啊……

以下這張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實是兄弟檔,一個穿蝙蝠俠套裝、一個穿超人套裝,不僅背著我,讓我無法拍到正面,當我走出去想正大光明的拍正面時,卻給我跑回媽媽身旁吃冰淇淋…………..

這張是在無尾熊公園拍的,兩姊妹也是很可愛~喜歡跟小綿羊玩

這張是偷拍的(哪一張不是?)

沒辦法,也是偷拍,但就是抓不準時機,誰叫他們愛低頭~

這臉肥肥的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他們三個很難拍啊~跑超開的,不過最終還是讓我抓到三人合照

妹妹我知道你是骨架大,不是胖,但你還是很可愛

初試水溫??

這小孩很愛笑~小小的東西就能讓他很高興(話說拍完這張有被他媽媽看了一眼)

總共有四個小孩(一男三女),我還有一張能揭曉小男孩到底看到什麼,能讓他如此以愛慕的眼神來關注的照片。其實是新娘啦…..

互相扮鬼臉~弟弟你很會哄女生嘛~

大家都很驚訝……在下一秒他們竟然開始玩爬單槓的遊戲(就是這根!)

這妹妹一開始很怕生的感覺,不太想跟其他三個小朋友玩

伯伯你發現她和你女兒小時候很像嗎?

終於……經過連哄帶騙後,她終於破涕為笑了

衝啊~(前一秒他們在玩一米衝刺賽)

抱歉…..妹妹,我拍到你眼睛閉起來的一瞬間

這手指比奶嘴還好吃~

一邊看媽咪打簡訊,一邊在空中搖晃他的小腳~

最後一張應該是我覺得最可愛的一張吧……..各位覺得呢?

一直以來,我就對台灣的新聞報導感到非常反感,而理由不外乎,新聞媒體並非用客觀第三者或以呈現事實為主的方式來報導。
如果要說這個問題,那應該先談談什麼叫做「新聞」,新聞是我國的外來語,英文稱做「NEWS」,這四個英文字母又分別代表North、East、West、South四個詞,隱含著四面八方的訊息。
但現今社會以由電器傳播為主來接收這些資訊,甚至可以說我們依賴這種方式來接收訊息,試想,當你聽到某某政治人物被槍擊的新聞後,是否會到現場或是當地警察局詢問事實發生的真相(這裡指的是有發生或是沒發生的問題)?我想螢幕前的各位可能跟我一樣,選擇吸收且相信了這則訊息,就此可證明這種電傳媒體方式的新聞的確對我們是一種「依賴」。
因此,對於新聞媒體人,是否有義務來替我們過濾內容(不管從正確性或客觀性亦或有益性皆然)?就正確性的觀點來看,如果消息不正確,那此則新聞是否有致誤導大眾之虞?例如報導紅線可停車,但事實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就客觀性而言,常常看見或聽到報章雜誌或記者會用負面的形容詞(亦或正面)來對某則新聞做評語,但如此將導致部分民眾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更或有催眠、洗腦之說,久而久之,人們便不再自主思考,便別是非;而有益性,便是對於新聞媒體人報導重要新聞的要求,所謂「重要」,可以解釋成有附有正面意涵(如正義、公平性內容之報導),或社會大眾所關心之議題(某藝人要不要結婚干我屁事?那他或她今天小便什麼顏色、大便是硬是軟要不要順便報導!?),更或從心理層面有正面啟發之事。

如果選擇不看新聞台,新情會不會好一點?如果你發現所有台數中,新聞台數就占了你三分之一或是近二分之一,而你不想看,會不會希望第四台費用也可以依比例收費?什麼時候這些東西可以被我們淘汰?

今天先說我對新聞的不爽!改日再說說這社會令人討厭的「人性厭惡面」